纸张
纸张的白度是印刷色彩鲜艳的基础。理想的纸张能够反射接近全部的色光,而含灰、黑、偏青、偏红或
包装印刷
包装印刷
其他偏色的纸张会吸收部分入射色光,导致印迹的色相、明度和饱和度都会受到影响,最终表现为色彩的差异。这相当于在油墨当中加入了部分的其他油墨,表现出色墨的不纯,从而给人一种发暗、浑浊和偏色的感觉。
纸张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、胶料、填料等。而油墨的流动部分是连接料,油墨的颜料靠连接料在纸张的表面结膜干燥而附着。纸张和油墨的主要成分均为非对称型的分子,当它们相互接近时,依靠二次结合力使分子在纸张上完成附着。现在包装印刷企业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大多使用涂布白板纸、木浆挂面白板纸、普通箱板纸、木浆挂面箱板纸、牛皮纸和白卡纸。由于不同造纸厂的生产工艺的差异,造成纸张的表面白度和平滑度的显着差异。因此,印刷机在压印的瞬间,油墨连接料中流动性高的低分子部分被压入纸张较大的孔隙内,连接料开始从油墨中分离。当油墨的颜料含量高,在墨膜内便可形成大量的细小毛细管,这些大量的细小毛细管保留连接料的能力,比纸张表面的纤维间隙吸收连接料能力大得多。当颜料的含量低,就会出现油墨附着在纸张的表面上,致使连接料大部分进入纸张的空隙之中,造成承印物上的墨膜偏薄,颜料颗粒露,致使最后的色彩不鲜艳。
丝网印刷
现代丝网印刷不但在技术上与其他三种印刷类型不同,而且是四种印刷类型中适用范围最广的一种。它的印刷对象可以是纸张、纸板、木质品、塑料、纺织品、陶瓷制品、金属、毛皮和后几种材料的合成材料。它不但可用于印刷平面的物体,而且可以印刷圆形、凸形、凹形及不规则形状物体。正因如此,丝网印刷是一个必然产物。但是,由于有关它的技术细节是一种商业秘密,它的发展也只是在悄悄地进行。但是不管如何,它在不断地进步和发展,而且前景广阔。
现代丝网印刷的发展起源于美国。从丝网印刷的先驱哈瑞·莱瑞·海特(Harry L
包装印刷
包装印刷
eroy Hiett)和爱德华·欧文斯(Edward A.Owens)算起,丝网印刷早在20世纪初期(1901~1906)就已经开始了。丝网印刷的第一次尝试是由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的佛软斯·威利特(Francis Willette)完成的,它在毛布三角旗上进行了丝网印刷。
丝网印刷是把带有图像或图案的模版被附着在丝网上进行印刷的。通常丝网由尼龙、聚酯、丝绸或金属网制作而成。当承印物直接放在带有模版的丝网下面时,丝网印刷油墨或涂料在刮墨刀的挤压下穿过丝网中间的网孔,印刷到承印物上(刮墨刀有手动和自动两种)。丝网上的模版把一部分丝网小孔封住使得颜料不能穿过丝网,而只有图像部分能穿过,因此在承印物上只有图像部位有印迹。换言之,丝网印刷实际上是利用油墨渗透过印版进行印刷的,这就是称它为丝网印刷而不叫蚕丝网印刷或绢印的原因,因为不仅仅蚕丝用作丝网材料,尼龙、聚酯纤维、棉织品、棉布、不锈钢、铜、黄铜和青铜都可以作为丝网材料。